首页 -

- 文章正文


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毒株!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

  ailucy      2023年01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 10:58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ID:xhszzb)

作者 | 傅苏颖

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管理,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

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好场所和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中疾控:

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该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和德尔塔变异株AY.45的重组体,国际分类命名为XAY.2。该毒株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2022年12月以来,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呈升高趋势,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足够数据。

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的变异株,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我国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现阶段仍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持戴口罩、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入境人员入境后,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要做好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经度过。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2022年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在正常医疗方面,有正常恢复的迹象。第一,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同时,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第二,住院患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提示住院的正常诊疗也在恢复。特别要指出的是,住院患者手术量在2022年12月9日到31日呈现下降趋势,1月1日以后就呈现了稳步提升的态势。1月17日比2022年12月7日住院的手术量,已经上升超过了20%。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得到恢复。

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

累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表示,今天是春运的第13天,已进入到春节前的客流高峰,总体来看,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行保持平稳,运力配置充足,服务井然有序,应急保障有力,全国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煤炭、粮食、医疗物资等各类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截至昨天(1月1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3%,比2022年同期增长47.1%。

1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569.9万人次,环比增长5.9%,比2019年同期下降44.8%,比2022年同期增长53.9%。

其中,铁路发送旅客89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15%,比2022年增长27.3%。公路发送旅客3486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7%,比2022年增长64.1%。水路发送旅客52.5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2%,比2022年增长31.5%。民航发送旅客141.4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24%,比2022年增长34.9%。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336.2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942.2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7%,比2022年同期增长10.8%,小客车流量达到了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动态研判客流趋势,切实加强运输组织,落实好春运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平安返乡、顺利返程。

有的农村地区乡村卫生机构医疗资源不足?

农业农村部回应

针对前段时间有的农村地区反映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一些基本的检测仪器短缺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称,针对这个问题,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主要从三个层面推动解决:

一是和工信部、卫健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中央财政统筹资金安排、加大保障力度,千方百计推动医疗物资向农村地区倾斜,医疗力量向基层下沉。

二是加强调研督导和调度,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派出了32个组赴各地开展调研督导,指导各地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推动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同时,工作专班建立了“隔天调度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对卫生资源、医疗物资的需求,积极地及时予以解决。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针对农村地区指氧仪和制氧机紧缺的突出问题,会同卫健委、工信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积极推动实现“两个全覆盖”,第一是农村地区的所有村卫生室指氧仪的全覆盖,第二是农村地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制氧机的全覆盖。近期,为全国近60万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117万多个指氧仪。配备制氧机方面,首批为832个脱贫县乡镇卫生院配备制氧机,已经到位77%,第二批为其他的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从1月17日已经开始陆续发货。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两个全覆盖,不少企业踊跃出资,近期还会同工信部、卫健委一起在为一些农村地区配备免费的镇痛小分子药物,解决农村地区药品紧缺问题。

下一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打通堵点,精准投放,尽快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短板。

进行全面摸排

摸清老幼病残孕等五类人群信息

毛德智介绍,我国组织各地在农村地区进行全面摸排,目前摸排了5.9亿人,摸清了农村地区老幼病残孕等五类人群的基本信息。

目前,我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经建立了包人、包户的联系制度。各地在具体工作中统筹安排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党员、村医等人员力量包保联系重点人员,确保到户到人。据统计,全国共组织动员1901万人包保联系重点人员,包保联系覆盖率达到99.73%,21省份实现了全覆盖,百分之百包保联系,其他省份的包保联系也基本接近全覆盖。

为解决农村重点人员就医、买药不方便的问题,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坚持关口前移,指导推动各地为重点人群免费发放健康包。截至目前,各地主要面向这些重点人群免费发放了健康包5717万份,浙江组织基层力量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转运转诊、代购代办、送医送药等,提供这些服务达到338万人次。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通过各种形式为重点人群送去关心关爱。工作专班针对一些农村地区120救护车不足的情况,指导各地依托包保机制,建立重症转运转诊志愿服务队伍,提前预备人员、车辆,帮助做好重点人群的就医转诊工作。

春节自驾出行占比超六成

周旻介绍,考虑到今年疫情形势,加上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根据预测,今年自驾出行将占主流,约占各种出行方式的六成以上。从1月7日春运启动以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占交通运输总流量的比重,从1月7日春运开始时的76%,持续提升至1月18日的88%。至1月18日,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累计流量是3.2亿辆,比2022年同期增长12.7%,比2019年同期增长11.8%。

为确保公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客流量大、人员多、密集度高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重点强化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落实通风消毒和个人防护措施。做好公路服务区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春运期间原则上每天消毒不少于1次,通风不少于2次,春节期间还将适当增加消毒通风频次;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加强防疫宣传,对进入服务区的司乘人员提醒引导其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轮岗备岗制度,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转。

二是加强对患病人员的救助。在具备条件的服务区开辟专区,为感染新冠病毒或身体不适的司乘人员提供服务。同时,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对接协调,完善应急预案,安排有紧急需求的司乘人员及时得到医疗救助。

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设置率达99.1%

郭燕红介绍,对基层的相关医疗救治,发热门诊是工作重点。目前,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设置率达到98.8%,其中乡镇卫生院的设置率达到了99.1%。要求各地在节假日期间,发热诊室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保证正常运行。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逐渐加大,返乡人员逐步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围绕“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做了一系列安排。

一是在相关设备配备方面,推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这些设备要保证配备。截至1月19日,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配备了247.8万个指氧仪,全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配置19.1万台制氧机。

二是在药品准备上建立了监测调度机制,目前乡镇卫生院常用的药物配备状况持续改善,药品配备紧张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缓解。在医务人员准备上,指导各地通过科学的安排班次、临时招聘,同时组织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支援等方式来扩充基层的医务人员队伍。同时,指导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

已先后组织100余次国家专家组线上会诊

郭燕红介绍,近期,国家卫健委组织重症救治经验丰富的国家级专家,按照分区包片原则,分批次赴各省区开展重症救治的巡诊巡查工作,对当地救治工作给予系统指导和培训。去年12月以来,已经先后派出了三批次29组的国家级专家分赴各地进行巡诊,实现了国家医疗救治专家对各省巡诊的全覆盖。

国家卫健委还组织国家专家对疑难危重症病例进行线上会诊。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健委已经先后组织了100余次国家专家组线上会诊,总计为超过1000例病情复杂、救治难度比较大的患者进行会诊。今年1月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专家会诊的支持指导力度,专门安排了10组专家,可以随时对各地的疑难病例、重症患者提供线上会诊,尽最大努力提升救治效果。

在国家专家巡诊和会诊工作基础上,各省份也都建立了省、市级专家巡诊、会诊工作机制。省级专家下沉到地市,地市级专家下沉到区县,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疑难病症的救治力度,扩大专家指导和覆盖面。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断提升各地的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的水平。

往期推荐

网易痛斥暴雪“离婚不离身”,连夜上架饮料“暴雪绿茶”卖断货!接近动视暴雪人士:网易《逆水寒》涉嫌抄袭暴雪IP

重磅!中国近61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背后原因有哪些?

价格大跳水!N95口罩10元变6毛、血氧仪跌至百元以内…网友:“中国制造能力根本不用焦虑”

尼泊尔搭载72人客机坠毁:68人遇难,3人获救送医!涉事机型曾多次发生空难

国家卫健委:近期在院新冠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在院重症患者峰值12.8万人,发热门诊诊疗量和急诊高峰已经过去

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毒株!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度过!春节自驾出行占比超六成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