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正文


破解巴菲特“股神公式”,彻底搞懂股票内在价值是什么,普通投...

  lucy22668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上午 10:15

三线估值系统不是万能的,但是,它可以帮助普通投资者解决三大难题。

第一,买入的股票质地优良,按照我们买在熊市中的既定战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买入的股票少亏或者不亏,在熊市中如果你比整体市场少亏10%,那就完全达到了战略目的。那么从长期角度来看,你就已经赢了,不光赢了市场,更是赢了市场中的大多数人。

如果你在股市中赢了,那就意味着你在整个金融市场中赢了。你赢了债券、保险、银行等所有理财品种。因为,长期收益来看,股票是最优投资标的,这一点几乎是所有投资大师的共识。

得股票者得天下!

所以,投资必胜的战略不是赢在你比市场多赚了多少,而是你比市场整体少亏了多少!

以上其实就是巴菲特的“股神战略”,就是在熊市中比市场整体少亏10%,少亏就是赚。我发现了这个神奇的必赢公式。

因此,为普通投资者创造了《三线估值系统》,让普通投资者首先选入质地优良的好股票,在熊市中守住,在牛市中起飞。只有好股票才能做到在熊市中少亏亏钱,在牛市中不担心少赚钱。

有朋友说,你怎么确定买入的股票一定是好股票?

那你就要思考,什么是好股票?好股票我的理解就是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呈现出稳定可持续的财务数据。比如巴菲特最爱的roe数据来。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是不低于20%roe,依据这个数据选出的股票,可靠吗?答案是不可靠。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一年的数据,很多垃圾股偶尔一年也会呈现出高roe来,但是第二年就打回原形。

我发现了一个别人很少关注的一个巴菲特财务指标,叫每股净资产。这个指标引申自roe,根源在格雷厄姆。也是巴菲特提及次数比较多的一个财务指标。

更重要的是,这个财务指标跟内在价值直接相关。是巴菲特估值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巴菲特曾经在股东信中,说股票的长期内在价值和每股净资产的增速长期保持一致,两者呈现出一个固定的比例,包括伯克希尔在内,几乎所有优质的股票都会有这个特征。

我听到这句话,简单有石破天惊如雷贯耳之感。原来我们心心念的内在价值,看不到摸不到,没头没绪,原来却影藏在每股净资产中。

那什么是每股净资产?为什么内在价值的增速就是每股净资产的增速呢?那是不是看到了每股净资产的增速,就看到了内在价值的增速?看到了内在价值的增速后,是不是就了解了哪里是低估哪里是高估?看到了哪里是高估哪里是低估,就不是就可以据此买在熊市,跑赢市场,获得超额收益了?

我们来从根本,每股净资产讲起,每股净资产是什么?每股净资产其实就是每股账面价值。往往指的是有形资产。这里面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是商誉。

好股票都存在商誉价值。就比如可口可乐、苹果、微软、茅台等。他们的真实内在价值到底是多少?巴菲特内在是净资产+商誉价值。

也就是看得到的资产+看不到的资产=内在价值,但是,内在价值可以大致通过看的到的资产(每股净资产)得到衡量,衡量标准就是增速。

看到没有,这里巴菲特衡量内在价值的依据是每股净资产而非每股收益。这是有根本不同的,因为好股票只有从更长期的每股净资产才能看的更真切,每股收益更倾向于短期,所以,巴菲特很少看市盈率,甚至有点鄙视这个指标,就是这个原因,但是不代表他不看,只是不是他衡量内在价值的最终依据。

同时,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对股票估值很简单,几乎不计算,而且时间很短,而且几乎从来不去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仅仅根据财报数据就能做出估值结论来。

其实,巴菲特所用的估值方法,无非就是一种“模糊的估值方法”,这种方法巴菲特几乎从来不在公开场合重点强调,只在股东信中含糊其辞的说过,我认为越是重要的东西,有可能巴菲特会故意模糊化,他所用的简单估值方法,其实就是每股净资产。

巴菲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诚恳,愿意倾囊相授,愿意把投资方法写成书,巴菲特一生都没有写过一本投资类书籍,这也算是巴菲特一生最大的一件憾事。

因此,每股净资产就是巴菲特所有估值的秘密,我们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就会发现,其实股票估值,内在价值其实很简单,你也可以据此找到好股票,好的商业模式,也能最终跑赢大盘,创造投资神话。

第二点,找到好股票后,还能找到好价格。

好股票是基础,是一切的根本,但是没有好价格,一切都是枉然。所以,价值投资我认为根本上是等待的艺术。

因为往往好股票,没有好价格,你就得等。只有愿意等待,愿意在市场高亢的时候,离场观望,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发现好股票好价格,才能在根本上战胜市场。

这就是巴菲特说的,买在熊市少亏10%的深刻道理。

那哪里才是好价格呢?用什么来衡量好价格呢?这里的好价格,指的是好股票的好价格。我们第一段中讲解了什么是好股票的标准,如何衡量内在价值。

找到好股票之后,我们发现还需要更细致的量化,才能区分出内在价值的高和低来。

每股净资产是从超长期的角度来衡量好股票,但是并不能就找到好价格,我们用市净率和市盈率来衡量好价格。

什么是市净率?其实就是市场价格和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什么是市盈率?其实就是市场价格和每股盈利的比值。

什么是每股净资产收益率,其实就是市净率和市盈率的比值。

最终你会发现,其实我们讨论到最后,其实讨论的就是巴菲特最爱的估值指标roe!

只是我们把它进行了分拆,其中每股净资产是从长期来衡量具备稳定商业模式的好股票,市净率是从中期来衡量内在价值的高估或者低估,市盈率是从短期来衡量内在价值的高估或者低估。

从始至终,我们都不需要进行任何计算,我们的做法完全跟巴菲特一样,“简单模糊的估值”,记住巴菲特说过,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我们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理。

哪里是低估?哪里是好价格?是通过市净率和市盈率的量化来实现的。你看到市净率要比市盈率运行要更顺滑稳健,因为市净率的基础是每股净资产。

那么大致可以认为每股金资产、市净率和市盈率三线的估值低点,其实就是好股票的好价格,往往就是最佳买点。

第三、三线系统不是万能的,他是我们简单模糊估值的量化基础,是给我们估值一个清晰的框架,我们还要加入我们的“定性分析”,正是因为三线简单估值体系,才会引发我们更多关于定性的思考,这也是区分估值水平高低的关键。

比如格力和美的,从三线系统来看,都是好股票,都走出了稳健可持续的三线系统来,我们可以据此认为是好股票,并且得到好价格。

但是到底买哪一只呢?就是由我们对企业的定性分析来决定的。定性分析重在细节。因为好企业很少犯错,或者几乎不犯错。区别往往都是很细微的。

需要我们对商业模式有很深入的认知和思考。从定性的角度来讲,格力倾向于专一专注,而美的就更倾向于分散。那么到底专一好还是分散好,其实到现在还是争议非常大的。

要做出最终的决定,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做出最终的决定了。

好了,通过以上三点的讲解,我希望大家对三线简单估值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在价值投资的这条路上,给大家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如果您对价值投资感兴趣,对本人所创立的《三线简单估值体系》感兴趣,欢迎各位添加本人进行更深度交流,也可以阅读《三线系统估值教程》,来完善自己的估值体系。

《价值之门》三线简单估值系统教程,帮助普通投资者打开价值投资大门,20大实战案例内含彩蛋

本套教程全文近三万字,从理论到实际运用,包括三线估值系统的搭建、用法、实战案例等。内含二十大实战案例及符合三线系统的潜力股,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随时添加本人进行单独沟通咨询。

破解巴菲特“股神公式”,彻底搞懂股票内在价值是什么,普通投资者战胜市场的秘密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