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正文


杠杆率就是资产负债率,其变化体现在资本结构的变化上

  ailucy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上午 7:05

引言

关于影响企业杠杆率因素的研究:如前所述,我国一些企业因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存在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加大。简单地说,杠杆率也即资产负债率,其变化体现在资本结构的变化上。因而对杠杆率问题的研究,最后一般会转化为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讨论。结合学者对此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影响杠杆率的因素展开研究,一是从企业自身出发,从内部寻找影响杠杆率水平的因素;二是,从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等外部条件出发寻找影响杠杆率水平的因素。

1、基于企业内部因素的研究。基于企业内部因素来研究杠杆率的变化,学者们大多是从企业业绩、内部治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视角入手进行论述。有学者从企业业绩出发,考虑其对杠杆率的影响。Frank和Goyal利用了美国的非金融公司在1950年至2000年间的数据,分析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负债水平情况。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公司的财务杠杆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也有学者探究了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对杠杆率的影响。

如Akram Naseem和Muhammad等研究了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对巴基斯坦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还有学者从企业成长性角度探究对杠杆率的影响,如Myers认为一个企业的成长性、发展潜力越高,对应该公司的短期负债程度也会越高。学者Titman和Wessels也研究了企业的成长性与短期负债比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两者呈现不显著的负向关系。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颇多,涉及盈利能力、治理水平、成长性等角度。

学者杨远霞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以2019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上述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盈利能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杨理华以湖南省的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盈利能力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研究治理能力对杠杆率的影响方面,张晓亮、杨鑫和李明辉做了相应的工作。

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水平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童年成以我国运输和仓储行业上市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公司的成长性与资产负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成长能力越好,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就会越高。由于我国企业产权存在异质性,不少学者在研究中还结合产权性质考虑其对杠杆率的影响。如学者陆正飞和何捷等利用国有企业变更为非国有企业的109家公司的年度样本,用于检验产权性质的变更对公司后续的负债水平是否有影响。

结果表明:企业的产权属性的确会对公司的长期或短期债务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钟春平在对杠杆率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国有企业因为其特殊的性质会带来隐性担保,使企业在筹集银行借款方面有优势。当企业有借债的想法,再加上在获取资金渠道方面也比较便利,使得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持续增加,最终形成“高杠杆”的现实。2、基于企业外部因素的研究。学者们基于企业外部研究对杠杆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税收因素、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金融发展程度等方面着手的。

如Sheikh和Qureshi从税收角度考虑对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与企业的总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Heider等人从美国不同州的企业所得税变动情况分析发现,税率与公司的资本结构呈一阶线性关系。具体地,税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公司的杠杆比率就会上升40个基点。还有学者如Mara和Jin认为,税收政策的改变对企业股权价值影响要比对企业债权价值的影响更显著。Taggart从地方政府杠杆率角度出发,考虑其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杠杆率和企业负债水平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

Kalemli利用欧盟成员国企业的债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的杠杆率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国内学者在此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如学者孙伟选取沪深市场2008-2013年间的2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所得税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了考虑税收因素,还有学者考虑到了金融发展程度等因素。如王连军在研究金融发展程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去杠杆的影响时得出结论,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相应的企业降低杠杆率的幅度也越大,谭小芬等人在研究金融发展程度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企业的杠杆率会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而降低。

关于“去杠杆”政策与企业杠杆率关系的研究。由于企业的杠杆率问题不仅与微观主体活动相关,而且与国家宏观经济走势也息息相关。尤其是企业杠杆率水平过高会潜藏很大的财务风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极易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为应对不断攀升的杠杆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去杠杆”政策,意图就是降低宏观杠杆率与微观企业的杠杆率,使企业杠杆率降低到一个可控的水平,防范可能引发的债务危机。

面对去杠杆的政策压力时企业是否会选择去杠杆,对此学者们通过相关研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国外学者Leary和Roberts指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会时刻都处于最佳水平。从权衡理论来看,由于在调整过程中存在着调整成本,在面临去杠杆压力时,企业是否会选择主动去杠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去杠杆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实施去杠杆能够获得的收益。Kaalhauge的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公司如果降低负债水平将给公司带来财务上的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公司有可能会采取减少员工人数、降低员工薪酬等措施。但这样的做法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下行的压力。

结语

鉴于此,即便公司承受着降低杠杆水平的压力,短期内却不太会执行该项政策。但另一方面,企业能够通过降低杠杆率水平,为企业带来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下降的收益,与此同时也会减少由于债务水平降低而损失的税盾收益。对于负债程度较高的企业而言,比起能够降低因企业破产产生的破产成本,因企业高负债而可以享受到的税盾收益不值一提。因此,“去杠杆”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企业降低杠杆率。

杠杆率就是资产负债率,其变化体现在资本结构的变化上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