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知成长股?成长股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一文讲透!
ailucy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 9:04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全球股市的热门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成长股方面,但很多人对于成长股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老陈给大家整体梳理一下关于成长股的认知方法。
在股市中,我如果按照股票属性进行划分的话,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蓝筹股、白马股、成长股、周期股、夕阳股、托指股(即券商股)和概念股七种。

如何认知成长股?
成长股的意义不言而喻,即公司处于高速增长下的股票,但在实际操作中,成长股的核心在于未来仍能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甚至可以超过当期的增长速度。
所以,对于成长股的认知,首先要搞清楚一点:成长因子。
什么叫成长因子呢?
简而言之,就是公司增长背后的原因,这个原因可以是行业的变革、产品的更新、技术的拓展、上下游的替换等等。
但有一点前提,就是这个导致公司增长的因素是未来可持续的,而不是短期内的一些偶然事件导致的,很多朋友看到某些公司发了个业绩报增长幅度很高就直接建仓,结果亏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没搞清楚成长因子。

比如,去年疫情爆发,很多口罩生产商迎来机会,短期赚钱能力暴增,但这种增长缺陷太大,首先增长基数低,即疫情前买口罩的人少,买的人突然多了,增长幅度显得高。
其次覆盖性强,一个疫情几乎让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再往后就没什么增长速度了,而且疫情逐渐平稳,大家换口罩的频率降低了很多。最后,行业门槛低,甚至可以说没什么门槛,基本上只有有钱都可以跨进来干这个事儿。
所以,即便这些公司因为疫情原因在2020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连续成长性不高,比如去年著名的妖股道恩股份,20年的年报确实好看,但股价在去年3月之后却没什么表现,核心原因就是没有成长性。

道恩股份
第二个要关注的是成长速度。
什么是成长速度,其实就是在成长因子的影响下,公司的平均成长速度,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朋友就自然而然想到了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
因为净利润的构成是这样的,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这里我我不妨写出净利润的计算方式,会计专业的同学应该可以很轻松背出:

所以,在看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成长性的时候,净利润是失真的,那么靠谱的指标自然就是营业收入了,因为这个指标完全代表了一家公司业务的增长。
同时,对于成长股,我建议可以再关注一个指标,就是资产,因为资产的增长代表公司在不断扩产,这也非常符合成长的调性,但要注意区分净资产和负债,如果总资产增长的背后全是负债的增加,那就要重新考量了。

第三个要关注的点是成长基数。
成长基数,简而言之就是成长速度的基准,说白了就是公司规模,比如腾讯这种体量的公司,虽然干的都是有想象空间的业务,但体量太大了,你让他来个收入翻倍的增长,恐怕是马化腾都得说no。
当然,我可不是说人家腾讯不好,那么大的体量,在2020年还实现了近30%的收入增长,简直是“丧心病狂”。
老陈只是就事论事,一个小规模企业对企业成长因子的反映会更加强烈,资本、产量、市场等要素的上升空间大,因而成长条件较优越,有句话说船大难掉头,在企业经营层面就是公司体量越大可控性越低,相比其他成长因子,企业管理的影响更大,说到这里就更得夸一下腾讯的管理层了,真的是棒。

当然,我我可不是说大家买股票就往小盘股里买,而是说在外在条件有望促成某个行业或领域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盘公司成长的空间要更大一些。
第四个要关注的点就是成长预期。
预期这个概念,老陈已经讲过很多遍,这儿不多说。
什么是成长预期呢?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未来的可成长规模。

比如某公司现在收入1千万,经过对成长因子的分析,预计公司会成长至1亿规模,那这个时候的公司股价就会出现大涨,直至涨到可以匹配1亿规模的股价,通常来说这个预期越明朗,用时越短。
相反,如果这个预期比较模糊,就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波动,然后由业绩逐步验证成长预期,再传达至股价方面。
所以,有时候预期太明朗不见得是好事,因为直接一字板会让大部分人抓不住机会。

典型的就是以前的那种借壳上市的股票,原因很简单,本来一家公司整体表现就那样,突然有另外一家公司和它发生资产置换,这个壳子底下已经换成了另外一家更优秀的公司了,那这种预期就相当明朗,一字板也就顺势形成了。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尽管成长股通常有较高的收益区间,但风险也一样高。
一句哲理,收益与风险相伴。
原因很简单,成长股的一切都发生在未来,而未来是不可控的,是不确定的。
一旦踏错节奏,后果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关于成长股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成长因子不连续
比如某公司因为产品改良受到用户欢迎,但忽然有一天另外一家公司研发了更好的产品,而这家公司因为产品更迭速度没有赶上从而失去市场,成长因子不再具备成长动力。
还有一种是成长预期不达标
就是说本来在现有成长因子和成长基数的情况下,成长速度会出现70%以上的增长,但到报表出来时发现成长速度只有40%,这就属于成长预期不达标。

当然,此外,其他一些常规风险,成长股也并不能避免,比如宏观衰竭、战略失误乃至财务造假等,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好了,这篇文章就到这里了,老陈感谢大家耐心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什么帮助欢迎大家点赞关注作者,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