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银行大涨后,A股的行情怎么演绎?
ailucy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下午 22:53
在A股挺奇妙的,每次银行大涨之后,似乎A股行情都不错。
银行似乎比券商对于牛市的指导意义更有参考性。
因为券商大涨大都是在全面牛市时发生。而银行在结构性牛市前,也可能会大涨一波。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次银行在大涨后的行情吧。
一、2005年大牛市的起点2005年3月底,银行就触底拒绝创新低了。而上证指数还在下跌中,距离触底还有20%的距离 。
一直到6月份,上证指数才触底,并与银行一起上行。
到2006年2月,银行涨了50%,上证指数涨了25%左右。见下图。
之后后面发生了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银行还是成长股,工行在2007年顶部的时候,PE能达到40倍以上,PB是5.5倍以上。
想想现在动不动就破净的银行,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一旦行业失速叠加债务问题,估值就被打成了骨折!
二、2009年大反弹2008年10月底,银行就企稳了。并且开始微幅上涨。
上证指数则是磨底到11月才开始上涨。
这波大反弹还是银行涨幅更大。
道理也很简单,当初的4万亿都是要通过银行发放出去的,它能不涨吗?
三、2012年TMT牛市
2012年9月,银行就企稳了,到2013年2月,涨了40%左右。随后就开始大幅回调,并且持续震荡一年以上。
而创业板这个真正的主角登场了。2012年12月才开始上涨。但2013年涨了80%左右。2015年就更不用说了。见下图。
这轮牛市,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转型了。传统的基建地产不能持续拉动经济,银行失速,从成长股变为了价值股。随后就是估值一路下降。
而新兴产业开始活跃,逐渐替代传统经济的地位。
科技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前两轮牛市,银行自己就是成长股,所以自己搭台自己唱戏。
这轮牛市期,就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了。
也就是说,一轮牛市通常是银行这样的价值股、蓝筹股先涨,把台子搭好,吸引场外资金。然后成长股出来表演。
四、2016年蓝筹牛2016年这波行情,银行和沪深300的节奏几乎一致,但弹性略小于沪深300,见下图。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银行整体已经彻底沦为价值股了。而沪深300其实是价值和成长各占一半。
所以仍然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只不过这轮唱戏的成长股不是科技成长了。而是白酒、家电、保险这样的传统成长股。它们的涨幅远高于银行。
五、2019年结构行情2018年底,银行就率先开启上涨,而创业板则是在2019年1月底才开始上涨。
不过第一轮估值 修复,创业板涨了50%,银行只涨了25%左右。见下图。
随后银行就回调持续震荡。而创业板在回调后,企稳回升,不断创新高。
仍然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节奏,
只不过这轮是科技成长唱戏:TMT和半导体。
2020年则是新能源和医药。
六、银行搭台,谁唱戏?通过回顾历史,我们能发现,每一轮牛市开启,通常都是银行率先启动。
然后成长股接力。
早期,银行自己就是成长股,所以既搭台也唱戏。
但现在银行已经是价值中的价值。
所以在它搭好台子后,就会退居后台了,真正的主角通常还是成长股。
所以呀,大家眼睛不要总盯着最近涨得比较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把眼睛盯住长期趋势。
股市是个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极度追求成长性的地方。
价值分两种,一种是价值本身不怎么增长,也就是价值天花板是肉眼可见的。
那么价格涨到天花板的时候,继续上涨的空间就很有限了
所以做这类股票就是要等价格跌出大空间时下手。
另一种就是价值本身在增长!
只有不断成长的公司,价值的天花板才会不断抬升。
那么未来上涨的空间才会更大。
很明显,银行现在就是一个天花板肉眼可见的行业。所以上涨幅度不可能很大。
本轮由于中特估的概念,把几个增速特别低的大行使劲的往上拔估值,而其他更具成长性的银行却没怎么涨。
但天花板就摆在那里,还能拔多少呢?
所以接下来唱戏的,恐怕还是那些天花板会不断上移的科技成长板块。
不过也要注意一下,短期行情很难预测,谁也不能保证银行是否会再往上冲。
但长期趋势肯定是成长性说了算了。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众号:睿知睿见!
上面的内容更丰富还做了分类,一起看财经,学投资!
